新闻频道

不唯GDP,这些经济大市“掉队”了?

2024-09-05 08:52:36   来源: 评论(0

这份强城指数,很大程度与2023年城市GDP排名一致,印证了强者恒强。

但也有一些城市的表现出现了异常“摆动”,比如天津、郑州、重庆等城市的强城排名远远低于它们的GDP排名。

更意外的是,经济表现难分伯仲的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在强城指数上出现了巨大分化。

这些“摆动”和分化,意味着什么?到底怎样的城市,才称得上强城?

区域战:长三角完胜大湾区?

《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编撰。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顶级的城市群,长三角和大湾区总是最受关注。

这份报告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长三角完胜,而且赢了两次。

数量方面,长三角呈现出碾压态势,19座城市入围强城。大湾区仅有5城,不仅远落后于长三角,甚至不如山东半岛城市群(6城)。

不仅如此,长三角城市强城指数与GDP排名之间的正向摆动更大,即强城排名高于GDP排名。

比如杭州GDP排名第8,强城排名第4;南京GDP排名第10,强城排名第6;宁波GDP排名第12,强城排名第9;无锡GDP排名第14,强城排名第10。

大湾区城市GDP排名与强城排名基本一致。这也意味着在“强”方面,大湾区的表现没有超出想象。

这是否说明长三角已全面领先呢?

强城的前提是大城,即经济体量足够大。根据报告定义,GDP总量5000亿为“大城”的门槛。

大湾区的经济高度集聚于广州、深圳、东莞、佛山4座核心城市,珠海、中山GDP并未过5000亿,此外香港也没有计入排名。

所以拼强城数量,大湾区明显吃亏。

其次,两座城市群的面积也有天渊之别。长三角面积35.8万平方公里,而大湾区面积5.59万平方公里,不及长三角的零头。

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陈宪表示:“这两个城市群实际上不是一个概念,如果按照大湾区的标准,长三角城市群里面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都可以称为独立的‘城市群’。”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大城强城指数较之于第1版,除了杭州、宁波之外,大多数长三角城市排名其实是下滑的,上海下降1位,苏州下降3位,无锡下降4位,常州下降8位,扬州更是从第16名跌到第43名。

原因在于新版指数指标体系在第1版“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本生产率”“万人专利授权量”“人才比例”的基础上,增加了“百亿元及以上市值企业个数”“城市数字化发展水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方面,长三角城市排名普遍不高。这是由于相比大湾区,长三角城市产业结构偏“重”。特别是长三角化工产业发达,化工业会造成空气污染。

陈宪强调: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的价值是,在人们普遍关注城市经济总量的同时,聚焦城市经济的效率、实力和潜力,以及民生状况,为政界、业界和学界提供一个观察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窗口”。

报告指出,中国大城强城指数是对城市GDP排行榜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一如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是对各国GDP排名的补充和完善一样。

辩证法:“小”城反而更强?

仔细梳理大城强城指数,会发现一些“小”城市,反而更强。

强城排名第1的深圳,面积1997平方公里;第6的南京,面积6587平方公里;第10的无锡,面积4627平方公里。

GDP排名32名的厦门,强城排名第12,厦门面积1699平方公里。GDP排名第5的重庆,强城排名仅为第23,而重庆面积多达8.24万平方公里。

论面积,深圳、厦门不及重庆的零头。

这是因为,为计算各要素生产率,大城强城在一些指标上采用了人均、地均的计算方法。这是否意味着“大”城反而吃亏呢?

对此陈宪解释:“第1版报告在土地生产率这一指标上,确实采用了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GDP的计算方法。但第2版计算土地生产率指标,已经换成了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建城区面积。所以相对于第1版的第41名,重庆第2版排名升至23名,已经是大幅进步了。”

基于同样的逻辑,哈尔滨的排名也相应上升,哈尔滨的面积也多达5.3万平方公里。

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在《向心城市》一书中总结的人口流动三大趋势:“人从农村集聚到城市,从小城市集聚到大城市,从城市的外围集聚到中心城区。”

城市的“向心性”,在此次大城强城指数报告中同样有显著呈现。

陆铭认为:城市活力和创新来自人们差异性的碰撞,尤其是信息与文化的差异。而越来越高密度的城市会方便人们差异化信息和文化的碰撞。

陆铭将城市活力三要素概括为城市密度、创新和消费。

城市密度带来规模效益;创新诞生无数新经济,创造无数新场景,让城市更好玩;消费丰富代表了综合品质较高的众多服务业的集聚。以上种种构成了一个综合维度的城市竞争力。

创新离不开大量的人一起工作,不断交流新的想法,产生出巨大的正外部性。创新不在书本里,而是在咖啡馆等公共空间里。人口密度高,正外部性就会时刻发生。

城市哪里的人口密度更高?毋庸置疑,是市中心。大城强城指数排名靠后的城市,很多是多中心甚至无中心城市。概括来说,强城需要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的另一重表现是都市圈和城市群。

都市圈和城市群越发达的地方,越有可能诞生强城,甚至是一批强城。长三角是中国城市群和都市圈发育得最好的地方,诞生了19座强城,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反观西北,仅西安一城入围。

“西北战略地位重要,但地广人稀,影响了人口的集聚,也影响了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育。相比之下,集聚效应更好的西南,就有成都、重庆、昆明、贵阳4城携手入围强城。”陈宪表示。

看未来:创新要因地制宜

在入围的59座强城中,深圳位列榜首,展现出强大实力。

深圳不仅在资本生产率指标上位居第一,在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百亿元及以上市值企业个数、城市数字化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指标方面也排名前列。

报告发布当日,适逢深圳1-7月经济数据出炉。1-7月,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进出口总额实现接近30%的增长,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录得1.2%的小幅增长。

陈宪评价:深圳已拥有中国“工业第一城”“外贸第一城”“战略新兴产业第一城”等标签,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汇聚,形成了成熟的创新生态“雨林”。

创新同样可以解释长三角内部的此消彼长。相较于第1版报告,常州这次跌出前十,而宁波入围前十。

其实这些年常州对新能源产业的培育,不可谓不成功。此次“爆冷”主要由于指标变动,常州在新增的环境指标(第43)、城市数字化(第31)方面排名相当靠后。

此番宁波成为强城第9,得益于制造业基础好,具有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材料等特色产业优势突出。

近年宁波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鼓励中小企业运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研发设计、采购供应、仓储管理、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生产经营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

稳扎稳打之下,宁波成功培育出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宁波经信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宁波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52家,居全国城市第5位;国家级重点“小巨人”66家,居全国城市第3位。

每座城市禀赋不同,创新模式也互有差异。

相较宁波,杭州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照样压一线城市广州,成为第4强城。其数字化发展水平这一指标,更是高居全国第2。

2000年,杭州提出“构筑数字杭州”;2014年,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信息经济,推广智慧应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杭州成为中国首批“数字经济”城市;2018年,杭州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去年,杭州经济总量超过武汉,今年一季度进一步扩大了对武汉的优势。

这背后正是数字经济挑大梁。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3762亿元,同比增长5.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2%。其中,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6%。

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下,杭州明确了“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输出源地、数据共享高地”的新目标。

同样因为创新,合肥在强城指数排名第13,远高于GDP排名(第22)。

不过陆铭强调:历史条件的因素方面,合肥偶然“接纳”中国科技大学,为其提供了人才储备;地理条件的因素方面,合肥地处长三角城市群。基于以上分析,难以将合肥的成功推广到地方政府推进创新的一般情况,因地制宜才是地方政府推进创新的普适策略。


0人已对本文进行打赏

      科技

      更多

      体育

      更多

      娱乐

      更多
      返回顶部 关闭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确认支付